• 13988888888
  • youweb@qq.com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 定制化设计一站式临时空间解决方案

  • 高端产品行业领先进口生产线

  • 核心技术装配式移动建筑系统

公司新闻
   ob体育 > 公司新闻

从“关里家”到中央大街|长篇小说《野玫瑰》写尽“东方小巴黎”风情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5-26 14:11  浏览:

  近日,长篇小说《野玫瑰》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小说描写了从“关里家”山东掖县到哈尔滨的风情,通过一名潜伏在哈尔滨的地下党员传奇一生,将读者带到了那个动荡、抗争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全书塑造了 116 个有名有姓的人物,是一部有关哈尔滨人的奋斗史诗。

  小说以大视野的写作手法,从上世纪30年代初起笔,以胶东大地和哈尔滨为主轴,笔触延伸至革命圣地延安、苏联远东等地域,以丰富的抗日故事为经线,以全民抗战为大背景,用凝练精妙的文字,描绘了广袤的长城内外、白山黑水之间,一幅幅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搏斗和顽强抗争的画面。小说以崭新的视角,讴歌了中国领导抗战的艰苦卓绝、历史贡献,讴歌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丰功伟绩。

  作者吕占明是黑龙江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国际民间友好往来。军人出身的吕占明是在中央大街西九道街的一个欧式院落里长大的,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吕占明从16 岁上军校期间,就开始接触党史、军史及东北解放史,很早便了解抗联。

  哈尔滨是一座具有特殊历史发展轨迹的国际都市,是一座文学创作的富矿。《野玫瑰》是吕占明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构思 3 年,耗时 11 个月写作。吕占明的父亲是哈尔滨解放前党的地下工作人员,作品里一些鲜活的谍战故事,很多情节就是取材于吕占明的父亲及其战友们那一代红色特工黎明暗战的真实经历。

  吕占明对故乡哈尔滨非常有感情,他曾在兆麟小学、哈一中读书。小说中洋溢欧陆风情,既有对当时哈尔滨景观的描写,也有涉及哈尔滨重大历史事件,马迭尔绑架案、侵华日军七三一细菌部队、哈尔滨地下党、李兆麟遇刺、苏联红军解放东北等重要事件回顾。

  街区很宽敞,路宽至少五十米,地上铺着规则的面包石,石块被晨曦的露水浸出灰色的光泽。从北往南看,一座两层中式牌楼迎面而来,上面有三个醒目的黑色繁体楷书一一傅家甸。整个街区以二、三层建筑为主,个别的也有四、五层建筑,一栋楼挨着一栋楼,路两边间隔有序地种植着老垂柳和老榆树,显得静谧而浪漫。街区的建筑风格,并不是传统中式的。门窗成长型,窗眉上有西式雕饰,又青砖瓦顶,白灰勾缝,砖木结合,特别是偶见的中式围栏和西式雕花木梯,看后确有非中非西,耳目一新,柳暗花明的感觉。最打眼的,是街两边各种商铺的幌子,争奇斗艳,尽态极妍,什么烟馆、赌场、酒楼、粮栈、绸庄,琳琅满目,一派酒绿灯红的花花世界。尽管还早,街面上,已经时时驶过一辆辆按着喇叭傲视行人的老爷车,丝绸装裹、镶金嵌宝的辗辗豪华马车,扣着各色篷布、拉人便捷出行的人力车,还有靠人推拉、两个轱辘的大板车。进进出出的老板、乡绅、富婆、阔少、小姐,还有店员、小贩、占街女和乞丐,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紧靠白俄人的专用码头,有一座柔线状的白色建筑,是著名的米尼阿久尔咖啡茶食厅。从江面远望,像一艘扬帆起航的大船,守望着回家的坦途。平时,这座餐厅主要是东欧人的集散地,但凡节假日,特别是圣诞新年,包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在这里都能找到他们欢快的身影,西班牙的吉他,俄罗斯的手风琴与冒着白沫的哈尔滨生啤酒,遥相呼应,抒发着离别故乡的思念之情⋯⋯岛内的小路,铺满了金黄色的树叶,高大的老树,低矮的树丛,呈现出红黄绿蓝的多彩意境。其中蓝色的,是一种秋季成熟的野果,吃起来酸甜可口,味道独特,令人流连忘返⋯⋯

  江畔码头,冰面上人头攒动,各色人种,纷至沓来。一打眼,人群里多是白俄人,也有德国人、波兰人、捷克人,还有少量的亚裔面孔的日本人。挤进人群走进一看,大家围绕的,是一个诺大的长方形冰窟窿。靠近江岸这头,是四棱四角的冰台,一个超大的冰十字架立在冰台的中央。在长方形冰窟窿的周围,摆着用冰和雪精雕细刻的各种飞禽走兽,精灵剔透,灵活灵现。一些白胖白胖的白俄人,仅穿着一条泳裤,一个接着一个,毫不顾忌地从冰台上一跃而下,跳进冒着雾气的冰窟窿里。细品着冰天雪地的场景,看着吞吐着哈气、穿着皮衣皮帽的人们,听着撕烈狂放的吼叫声,总有一种季节颠倒的错位感⋯⋯巨型冰十字架下的冰台上,男女信徒们跳进 冰上泳池 ,以表达内心的虔诚和对罪过的忏悔。活动之后,还要在一些重要的街面和教堂门口,摆上精致的冰雕,以展示教徒们内心的洁净⋯⋯

  夜,傅家甸不多见的灯光,映出一片模糊的轮廓,拥挤的路段,窄窄的,纵横交错。出行的人们,多靠临街的窗户向外散发的灯光和天上时有时无的月光,辨别个大概的路径。稍清晰的街路,也无非依靠着每隔百八十米的油炸杆,上边挂着的那盏带罩着灯泡,向下散发着昏黄的光线。在这模模糊糊的氛围里,一些中西混搭的巴洛克建筑与传统的中式建筑遥相呼应,给人一种幽深莫测的感觉⋯⋯接近几条主要街区,光线明亮了许多。除了红红绿绿的霓虹灯,最引人注目的,是错落有致、样式各异的大红灯笼,浓妆艳抹的女人和空气里飘逸的香气,会让人即刻明白,这是成熟男人放松的地方⋯⋯

返回